在海沧区赤土社,一间咖啡馆被成片的稻田包围着,随着研磨机的转动,店里顿时弥漫开一股诱人的咖啡豆香气。客人们享用咖啡,欣赏乡村风光。
咖啡馆曾是城市“小资生活”的代名词,如今却在乡村“火”了起来。近期,厦门出现越来越多的乡村咖啡馆。咖啡馆为何会在乡村兴熊猫体育平台官网起?“村咖”又给村子带来哪些变化?
“之前工作节奏太快了,我想回到村里慢下来。”35岁的黄志杰是海沧人,辞了外地工作的他,今年在老家赤土社开了第一家咖啡馆。这本来是一间破旧的屋子,他将其改造成木质屋顶,还在屋子四周种水稻、铺石道,花了足足2个多月时间才打造出这间稻田咖啡屋。试运营期间,小店就在网上走红。
上个月,一家名叫“山禾日记”的咖啡花艺集合店在集美区灌口镇东辉村开张了。记者到店里时,“90后”主理人韦海霞正在整理花材。她说,自己之前也在城区开过咖啡花艺店,那时候得考虑租金等成本,经营压力比较大。而在村子里开店,不仅店租便宜,自己也不再那么焦虑,同时还可以助力乡村振兴。
韦海霞在村里改造两层独栋房屋,加上艺术装饰,让客人在品尝咖啡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乡村的烟火气息。她说,路过的熊猫体育平台官网阿公、阿嬷都感慨:“原来村里也可以这么好看!”
在翔安澳头社区、同安三秀山村等地,咖啡馆也逐渐多了起来。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,乡村咖啡馆的经营者,大多数是返乡青年或来自外地的“新村民”。
“客流量有点出乎意料,人非常多,高峰期一天能卖出上百杯饮品。”黄志杰说,到店消费的客人除了村民外,还有人特意从厦门岛内、泉州、龙岩等地赶来。这背后也离不开黄志杰的线上引流工作,他除了要在店里招呼客人外,还得运营小红书账号,高频率发送推文,即时更新门店的动态。
韦海霞也告诉记者,“山禾日记”试营业期间就已做了7场生日布置,2场求婚派对。
“乡村咖啡馆提供了松弛治愈的‘情绪价值’。”市民黄贞特意从集美赶到海沧,打卡稻田咖啡屋。在她看来,“村咖”主打一个随性和惬意,坐在院落的一角,观山、沐风,松弛感在这一刻有了具象的表达。(张玉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