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猫(体育中国)官方网站

院优项目分享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(2023-2027年)-
位置: 首页 > 熊猫动态 > 行业新闻
院优项目分享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(2023-2027年) 作者:小编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6

  四川省德阳市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,是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创新型城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,是中国农村改革策源地之一,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和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。全市幅员面积个国家级高新区。“沉睡数千年、一醒惊天下”的三星堆即位于德阳市,以其神秘而独特的文化魅力,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璀璨成就和巨大影响力,被誉为“世界第九大奇迹”。

  在建设成渝地区熊猫体育双城经济圈、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、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战略背景下,抢抓四川省大力发展文旅经济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,积极落实熊猫体育文旅争先战略,深挖德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价值,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思路,优化产业布局,为德阳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、打开新格局,特编制《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》。

  规划包括“1+6”项目内容,即1个市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6个区(市、县)乡村旅游发展规划。在市域规划明确的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定位、策略、布局之下,针对各县(市、区)提出个性化、落地性的规划。

  通过本规划擦亮“世界三星堆,天府后花园”的德阳城市名片,借助“三星堆”的品牌优势,突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特征、空间特征、经营特征,依托德阳乡村的“千万美景”,打造德阳特色乡村旅游的“千玩美境”,将德阳市打造成为引爆成渝、享誉全国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地。在全市品牌定位之下,提炼各区(市、县)自身的主题形象。

  市域规划以“五化三保障”战略为引领,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,以文化旅游赋能乡村,在“两山五水多点”的总体布局下,通过实施“示范培育建设工程、乡村旅游产品优化工程、新业态培育工程、乡村运营创新工程、乡村旅游营销推广工程、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工程、乡村旅游要素保障工程”七大工程,大力发展都市近郊游、特色乡村游。以十四个重点任务为抓手,将德阳市的人文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,提升乡村旅游品质,扩大乡村旅游消费,壮大乡村旅游经济,高质量、高水平建设体验式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
  6个区(市、县)乡村旅游发展规划,结合市域规划的相关要求,对各区(市、县)总体定位、空间布局、乡村运营、服务体系、乡村旅游营销等内容进行深入谋划,并分别开展5-6个重点项目的详细策划。

  市级规划+县级规划+项目策划”的“市县点”三级乡村旅游规划体系,既有市级规划为德阳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,又有6个区(市、县)的独立规划,为各自错位发展找准定位。对各区(市、县)乡村旅游的具体谋划中,包含多个实施项目的详细策划,从项目定位、核心引爆点、策划重点、运营模式等方面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明确的路径。成体系的规划能够加强自上而下的关联,强化整体性,确保从市级到县级的规划传导,同时也避免各区(市、县)之间乡村旅游内容出现过度同质化以及孤立发展的情况,促进乡村旅游长远发展。

  规划抢抓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,立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成都平原经济区、成德眉资同城化、成都都市圈的区域协同优势,从国际化、现代化的视角,高屋建瓴地谋划德阳市乡村旅游。

  同时,规划与《德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及正在编制的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紧密衔接,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,将全域旅游规划、镇村发展引导、重点旅游项目策划等内容融为一体;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,又与正在编制或即将编制的多个旅游项目规划做好对接传导,确保规划内容可以落地生根。

  以运营思维谋划项目,紧跟旅游市场趋势,依托天府后花园的区位优势,以“激活小微文旅资源,打造乡村特色业态”为导向,通过建立乡村旅游资源项目库、搭建乡村旅游运营平台实现乡村资源可视化、运营管理数据化、招商推

  介一体化,通过轻资产投入和专业化运营,以新理念、新思路催生乡村旅游新业态、新产业。在示范项目策划阶段,将项目发展动态过程和多要素纳入考虑范围内,结合项目实际提出相应的运营模式,推动项目落地实施

  在规划的前期调研阶段,团队分成两个小组,历时半个多月,对德阳全域展开详细调研,深入6个区(市、县)的各乡镇,将德阳市乡村旅游基底摸清摸透,充分尊重地方需求和群众诉求。

 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,团队始终保持与德阳市相关单位、各区(市、县)、相关乡镇及村庄的交流沟通,从思路框架到初稿到评审稿、送审稿、成果稿,共同探讨,反复修改完善。

  建设,积极响应德阳市及各区(市、县)的需求,开展实施培训和现场指导,提供长期跟踪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