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猫(体育中国)官方网站

【回眸2023展望2024】赤水:塑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品牌-
位置: 首页 > 熊猫动态 > 公司新闻
【回眸2023展望2024】赤水:塑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品牌 作者:小编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07

  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的赤水市,境内谷深坡陡、沟渠纵横。凭着独特的地质地貌,赤水在1852平方公里区域内,拥有8个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和60余张生态名片。

  绿竹、绿水、青山是赤水旅游最具吸引力的地方,神奇美丽的赤水河流经世界自然遗产的丹霞地貌,流经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林,流经郁郁葱葱的竹海林,赋予当地异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。

  “聚焦资源、客源、服务三大要素扬优势补短板,全力把赤水市丹霞瀑布竹海等优质旅游资源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。”这是赤水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。

  赤水提出“聚焦‘丹青赤水·康养福地’品牌,‘提升5A级、支撑世界级’,充分发挥赤水丹霞、瀑布、竹海等核心吸引物优势,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契机,链接成渝市场乃至全国全球市场,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”目标。从相关单位抽调领导干部成立工作专班,制定了《赤水市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)》,将打造集主题民宿、体验项目、特色餐饮、主题景区相结合的业态多样化旅游景区为目标,从业态升级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服务质量提升、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,全面提升赤水旅游景区知名度、影响力,将赤水旅游景区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。

  近日在赤水大瀑布景区,数十名工人正忙着加装智慧旅游设备,并对景区内部设施设备进行排查维修。

  “我们将全面升级景区智慧旅游系统,支持线上多渠道预约及身份证实名入园等功能,游客无需二次换票,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便捷性。”大瀑布景区副经理税朝凤介绍,此次优化将增设景区电子导览地图、语音讲解、网格化管理等功能,将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游览体验;同时也能提升了景区内部管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方便管理人员在后台实时掌握景区情况,能够及时调度人员处理突发事件。

  连日来,燕子岩景区对索道进行全面排查检修,佛光岩景区对景区内部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开展维修,竹海景区邀请专业机构在对观光车道、扶梯设施项目开展前期可行性分析,四洞沟景区全面清理景区卫生……赤水各大景区都在突出丹霞、瀑布、竹海特异性资源,实施助力扶梯、共享电车等项目改善游线体验。

  未来三年,赤水各大景区将深挖景区独特文化元熊猫体育官方网站素,引入科技和创新元素,搭建景区智慧旅游导航系统平台,建设景区特色服务中心、赤水景区综合调度指挥中心,打造等级旅游厕所,增设景区标识标牌和座椅,优化调整游览动线,提档升级游览步道,加快建设景区索道,形成景区横纵连通的旅游步道,打造景区标准化,引导游客从“走马观花玩景区”向“度假沉浸景区玩”转变。

  与此同时,景区还将围绕服务标准化、景区卫生标准化、服务标准化建设,制定景区各类服务标准、标准服务流程,提升景区从业人员服务理念和专业技能,营造起“人人都是赤水旅游形象”旅游环境,为游客提供各项标准化、定制化服务。

  年前,经申报、初审、现场考察、审议公示后,赤水市匠庐·雅路古民宿获评金山级(五星级)民宿。

  匠庐·雅路古的原型是一个三亿年前侏罗纪时期就形成的丹霞地貌山洞,自去年底开业以来,暑期旺季基本处于满房状态,许多“80后”“90后”年轻人来此打卡,创业青年、网红主播、设计师居多,最近租住整个民宿举办生日派对、公司团建也成了新的消费点。

  2023年5月,2023年“宿赤水·醉丹青”——遵义·赤水度假产业暨民宿集群推介会在赤水召开。多家企业与赤水市市政府签约,分别开发打造精品民宿项目,已定于2024年2月集中开工8个以上,建成后将进一步充实赤水民宿度假产业梯队。

  未来三年,赤水还将围绕“资源、客源、服务”三大板块,紧扣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、康、体、研”要素,丰富优质旅游供给,提升旅游消费体验。

  在地方特色美食方面,将从菜品、菜式、营销、包装等环节制定完善全竹宴、丹霞宴标准,挖掘并创造美食的独特性,推动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,提高美食知名度加快构建大众餐饮店、特色餐饮店、特色小吃店餐饮体系,增强游客目的地的仪式感、文化感、互动感,推动地方美食品牌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美食游。

  还将通过“借景”“融景”“造景”等方式,合理规划交通大环线的景观设计、驿站、特色餐饮业态,打造动静结合的“行”的节奏,同步形成交通、旅游观光、旅游体验、运动养生为一体的主题体验,让游客游览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丰富的体验感。

  将通过文创手段,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商品,塑造品牌故事;并打造无人购物超市,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购物渠道,创新购物场所、购物商品、购物方式,为游客提供多样化、实用化、情感化的购物体验。

  2023年12月20日,在“周末去遵义吃巴适耍安逸”2023遵义文化旅游(重庆)招商推介会上,赤水市文旅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陈瑜围绕赤水市优质文旅资源、特色文旅项目、精品旅游路线、独特旅游体验作推介。

  2023年,赤水市先后在珠海、江苏、重庆等地开展多场类似的文旅推介会,并印发了《赤水市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工作方案》,指导各乡镇街道、文旅企业创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。还先后在成都,上海、广州、贵阳建立了4个国内营销中心,与国内300多家专线经(营)销商合作,与国内百家旅行社达成合作意向,与32家核心旅行社确定城市合伙人联盟关系,形成营销宣传大格局拓展客源市场;并与川黔渝基础客源市场自媒体大咖形成联动合作,形成辐射抖音、微信、微博、小红书等820个自媒体账号的矩阵规模,吸引5400万活跃粉丝。

  未来三年,赤水市还将深入挖掘赤水目的地城市传播内核,打造赤水城市旅游消费场景主题化IP,围绕“竹林+康养”,着力打造康养度假、疗养、禅修等康养项目;赤水河谷度假区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体旅活动等高端体育旅游产品,举办丰富的体育赛事;依托自然景区研学业态,结合景区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,推动研学特色课程打造,建立研学旅行基地;探索“康养+旅游”融合模式、“体育+旅游”融合模式、“研学+旅行”融合模式等模式,精心打造线路产品等方面入手发挥引流效应。

  在此基础上,构建起赤水目的地城市消费体验聚集区,搭建赤水文化和旅游营销联动体系,促进赤水完成目的地城市营销体系骨架构建,将传统单一的景区营销转变为多元的旅游目的地营销,以联合共塑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品牌。

  近年来,桐梓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依托桐梓丰富的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抗战文化,通过修建桐梓记忆景区,复原了的桐梓老建筑,打造了“娄山红迹·红军长征在桐梓”“桐梓海军学校”“中央红军桐梓医院”陈列馆,举办“村晚”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让桐梓旅游频频“出圈”。

  夜幕降临,走进位于桐梓东站附近的“桐梓记忆”休闲街区,灯火辉煌,人来人往。

  “桐梓记忆”位于桐梓东站附近,总占地面积3.5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5.2万平方米。“桐梓记忆”1:1还原了桐梓老电影院、摩崖经阁、县委大门、花朝门、百货大楼等桐梓老建筑,引无数游客打卡拍照留念。

  “‘桐梓记忆’不仅是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,也是一个找寻乡愁的好地方。”从重庆到桐梓走亲戚的林德富大哥说,在这里不仅能品味桐梓味道,更能收获一段美好、愉悦的旅行回忆。

  另外,桐梓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,丰富杉坪景区、小西湖景区、九坝镇山堡社区、新站古镇、松坎古镇等自然景区的人文内涵,推出6条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相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。

  走进桐梓各景区景点,经常可见马鬃苗族芦笙舞、高腔大山歌、文昌戏表演,桐梓泥哨、桐梓糖画制作,以及娄山黄焖鸡、山坡豆腐干、桐梓牛肉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它们既是桐梓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,也是桐梓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
  桐梓县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断加大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,让桐梓非遗绽放无限魅力。桐梓将非遗技艺转化成非遗商品,让桐梓非遗走进各景区、景点,走出桐梓大门,实现经济价值。如,娄山黄焖鸡,多次亮相央视,年产值达1500万元;老高山无盐酸菜,远销全国各地,年产值达2000万元;金老爹牛肉干、山坡豆腐干,远近闻名,年产值500万元左右。

  桐梓是“贵州北大门”,是“火炉”重庆最近的“凉都”,也是四川成都的“后花园”。从2006年开始,每年都有近20万的重庆、成都游客到桐梓避暑旅游,其中近15万人是在这里常住。

  桐梓“村晚”现场人气满满,群众热情高涨,外来游客与当地群众不仅成为“村晚”舞台的主角,也成为多元文化传承的主角。无论是旅居的“候鸟”,还是当地群众,“村晚”都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。不仅老年人钟情和喜欢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,“村晚”的演出规模越来越大,高品质节目越来越多。

  下一步,桐梓将牢牢守好文化这个“根”与“魂”,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、丰富旅游业态,让桐梓的旅游体验场景更多元、乡村文化更繁荣,真正让乡村旅游实现“土”得别致、“特”得鲜明、“火”得内涵,让桐梓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出更大的活力。

  2023年,乌江寨景区推出系列冬季旅游精彩项目“宅旅游”,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到景区“宅一宅”充分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、文化内涵。

  初冬时节,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景区举行的“水上独竹漂”表演,吸引游客前来游玩观赏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摄

  乌江寨景区建立酱酒文化体验区,引入知名酒企直营店,为游客提供参观酱酒酿造技艺、品鉴美酒、体验少数民族“高山流水”敬酒礼等项目,景区运营业态155个,立足补齐周边业态统一规划布局外围商业街,开发住宿、餐饮、购物、娱乐等商铺业态108家。

  在播州区洪关乡太阳坪景区,投资800万元的旅游步道正在施工,12台制雪机已安装到位,滑雪场滑道全长300米,投资近500万元,目前准备工作已就绪,近期将试营业。

  通过重点景区业态的提升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。2023年1至11月,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154.20万人次,排全市第三位,同比增加42.51%。

  2023年4月。“璀璨乌江寨·非遗嘉年华”活动成功举办,围绕非遗研讨、非遗体验、非遗创新、美食嘉年华等4个方面开展系列活动。百余名非遗传承人将汇聚一堂,现场展示50多个非遗品目,手工技艺、非遗表演等让游客收获全天候、不重样的沉浸式体验。

  4月29日,播州区首届“大地唱欢歌·万物映山红”文化艺术活动开幕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摄

  同月,太阳坪景区开展“大地唱欢歌·万物映山红”活动,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化活动,展现景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风情,进一步丰富景区活动业态,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消费场景,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,推动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
  此外,播州区还举行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等大型活动10余场。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,提升了旅游资源的品牌知名度,还为旅游产业带来了可观的营收。2023年1月至11月,全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.89亿元,排全市第二位。

  结合红绿资源优势,播州区以苟坝、花茂、乌江寨民宿为突破点,谋划布局了中高端特色民宿项目7个。同时,通过探索民宿+景区、民宿+民俗、民宿+露营等模式,力争形成以点带面、全面开花的民宿产业集群。

  位于绥阳县温泉镇的汇善谷养生温泉内,游客们边泡温泉边聊天嬉戏,驱走了冬日的寒意。

  “我是从贵阳过来的,来过这里很多次了。这次,我们一家人又冲着大池来的,他们喜欢游泳,而且这里环境清净,水质也很好,确实很舒服。”游客彭又凤看来,冬天带着家人一起“泡汤”,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。

  汇善谷养生温泉水源地潜流水深1500米、形成于6亿年前的寒武纪,循环时间3000年以上,出口水温常年52摄氏度,泉水中富含数十种微量元素,对促进血液循环、加速新陈代谢、保养肌肤及多种关节疾病等有良好的疗效。

  沿河顺势而建的温泉池大小不一,珍珠泡池、药物池、保健池、休闲池,每个池子都有别具一格的名字,其水疗功效亦不尽相同。随着冬季“温泉热”的到来,景区也推出多项优惠措施。

  “从去年进入冬季开始,泡温泉的客人越来越多,针对冬季温泉游,我们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活动。”据汇善谷养生温泉酒店运营经理贺贵川介绍,“目前泡温泉单人只需79元,2人148元,3人188元,人数越多团购价会更优惠。针对重庆游客有1日游的泡温泉活动,还有贵阳老年团的常驻活动,现在每天都有300多名游客前来体验游玩。”

  除了当下热门的“泡汤”体验,位于大路槽乡,集瀑布、河流、溶洞、森林等为一体的红果树景区,也充分利用旅游淡季主动创新突破,顺应旅游消费趋势,进一步拓宽淡季旅游发展新空间。

  “我们推出了会员卡办理充值优惠业务,充值398元,另赠送60元,共计到账458元,可以在售票处购买门票时享受3折优惠,在天缘洞火锅、客房住宿、游船项目享受7折优惠,同时在游玩其他项目时出示该会员卡,在单独付费的基础上可享受不同折扣的优惠。”红果树景区副总经理潘朝斌说。

  近年来,绥阳县始终坚持“品牌带动、串珠成链、丰富业态、特色发展”,破解旅游淡旺季落差这一短板,充分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,不断丰富冬季旅游产品供给,为淡季旅游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  2024年的暑假,14个来自北京、上海的孩子在贵阳进行了一场拥抱清凉夏日的深度体验。

  水车不断转动,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。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,因紧邻“村BA”发源地台盘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,被誉为“村BA”的后花园。

  今年以来,贵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,实施“六六就业稳岗计划”,强化省外省内就业服务“一张网”建设。

  开阳热电联产及配套项目是贵州省兴建的第一个集中供热项目,是为开阳工业园配套建设的省重点工程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