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咸阳市紧扣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目标,落实建设“一市一地”、构建“三线三链”、推进“百镇百品”总体要求,奋力推动全市文旅工作实现新突破、迈上新台阶,全年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。
坚定自信自强,文化事业持续繁荣。现代戏《梁增基》、舞台剧《荞麦花香》等一批文艺精品登上舞台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等5个镇(街道)被命名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(街道),建成“城市书房”“乡村书吧”等97个新型文化空间。举办“大地欢歌”“四季村晚”“戏曲进乡村”等文化活动、惠民演出4000余场次,打造“湖畔音乐会”“戏迷大叫板”公共文化品牌。
大抓项目建设,产品供给更加多元。聚焦3条文旅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,谋划实施咸阳博物院(新馆)、咸阳老街提升改造、秦文化城市夜游等项目134个,总投资323亿元,打造“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”“咸阳老街”“大秦纪数字文旅”等一批文旅新IP。实施文旅融合“百镇百品”工程,打造渭城“老糖酒”、兴平庄头花卉、淳化荞麦小镇等30个文旅微品牌。
聚力景区创建,品牌效应更加凸显。乾陵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,实现咸阳5A级景区零的突破。咸阳博物院、乾陵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填补咸阳市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空白。袁家村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,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步伐。郑国渠、武功古镇、三原城隍庙等熊猫体育直播高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进,培育咸阳老街、唐家大院等4个3A级景区。
聚焦保护利用,文化遗产焕发活力。颁布实施《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》,建设命名4个省级非遗示范镇(街道)、9个省级非遗工坊。推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,圆满完成13个县市区实地调查,工作进度位列全省第一。实施文物保护工程18个、文物勘探项目63个,勘探面积120万平方米。“长武谢家河遗址”项目入选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。
强化宣传营销,城市形象更加靓丽。举办“逛咸阳”系列文旅活动500余项,开通“咸阳文旅号”地铁专列。实施“引客入咸”,举办演唱会8场次,出台配套措施,掀起文旅消费热潮。2024年“五一”假期,咸阳冲进全国城市旅游热度榜前五名;国庆假期,推出《秦嘟嘟·寻秦迹》AI宣传片、古渡廊桥飞人火壶表演,咸阳文旅再次火爆全网。2024年,咸阳文旅13次被央视报道,在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上介绍工作经验。(袁森)